close

上周五晚得知老媽跟小阿姨為了參加校友會回新營一趟,
想想也有2年沒回去,深夜趕急網路上抓抓小吃資料,
隔天一早南下,以參加校友會(嘻嘻….幼稚園部代表)之名,
實則回新營打牙祭,重溫我的豆菜麵、鴨頭。




火車到新營已近中午,先去附近親戚家小坐,
順便打開NB看一下所儲存的新營美食資料,
無奈那個煎肉盤石,老是在急用之時彰顯以卵擊石特效
螢幕又掛點,只能約略跟親戚提在復興路上某家字
開頭的清湯牛肉店家,一行人只好隨著殘破的記憶,
在復興路上搜尋,所幸親戚眼尖,沒花太多力氣就找到輝旺。




找張圓桌入席,三舅因外公及另一親戚不食牛肉,
跑到對面賣滷肉飯,採買些非牛肉餐點回來給老人家吃,
有吃牛肉習慣的後輩開始點這家專賣牛肉菜式,
點了牛肉湯、炒牛肉、炒苦瓜、燙青菜跟肉燥飯幾樣,
加上對面滷肉飯所拎回來的小菜,混合吃起來。
牛肉湯單純是生牛肉切片加上高湯,
利用高湯短暫高溫進行燙的動作,
其實最好的吃法應是像越南生牛肉和粉,
燙個34分熟,肉色帶粉嫩,沾醬而食,
無奈這堆講究衛生的長輩們,眼見店門口無冰櫃,
清晨現宰溫體牛肉塊,大辣辣擺在蚊蠅紛飛的店門口,
為了自身的腸胃著想,堅持請店家重新燙熟再上桌,
於是被迫吃全熟的牛肉片。雖是全熟不見粉紅肉色,
但還是蠻粉嫩好食,再加上熬煮多時的牛骨清湯,
再追點一碗大碗(其實也不大,跟魷魚羹麵碗差不多,索價100)。
炒牛肉是牛肉搭上橄欖菜、沙茶,略油、口味重。
燙青菜其實多餘了,因是清燙橄欖菜,
店家除了苦瓜外,就只有這橄欖菜可選。
肉燥飯,純用牛肉燉製,略肥肥的肉燥塊灑在白飯上,
說實在不如用豬肉的肉燥,被親戚狂電不如吃對面滷肉飯。




下午回到這幾年靠五分小火車打出知名度的老家村子。
稍作休息後,開車去摘自家族種的小蕃茄,準備明天拎回台北。
不過回來的季節不對,想玩薑汁蕃茄的歪主意繼續留在腦袋裡。
後殺到白河郊外虎山小驛站(餐廳+民宿),
吃著2000元八道風味桌菜,菜式普通,僅讓胃填半飽。
回程念念要到白河市區內的東山鴨頭攤,
無奈握方向盤的不是我,乖乖被載回老家,
剩下夜靠著小林煎餅、桂花汁、落神花蜜餞伴無米樂殺過。
無米樂拍攝村莊菁寮就在隔壁,
只是鄰村的親戚們卻不知有此片,
勞我帶回DVD,溫習他們過往的日子。




一早被來訪的遠親聒噪聲吵起,送走他們後,
開始吞食回來的主軸----豆菜麵。
沒跑到新營市採買,就近在白河菜市場內帶回,
白河的豆菜麵其實也不錯,但新營更勝一籌。
單純油麵,搭配上醬油跟大蒜就是早餐一頓,
要吃這麵,只有回台南縣,台北所賣的都是假貨。




原想早餐過後,繼續賴在家裡看DVD,
不過還是被拖去看最近的蘭花展。
村落對面原都是大遍的台糖甘蔗田,為了要搞蘭花園區,
於是甘蔗田變成了水泥地,再搭建起建材,
變成全台諸多XX博覽會中一者。
不知展覽過去後,水泥地能否恢復成舊有泥地呢?
蓮花季走了,還有蓮花田。
蘭花展過了,剩下的是空蕩蕩水泥地,
情願要的是一根根的甘蔗,不是大雜匯的XX展。




中午以幼稚園中途落跑雞身份(因只念一年就回台北)參與校友會餐會,
吃的是路邊辦桌,由這村專辦外繪總廚師接,
多年來的經驗是菜式不斷再改良中,
唯一不變的是味精當免錢的鹽巴灑。
昨晚、今午的桌菜共同特點是羊肉盧,
不知台南那邊開始學溪口養起羊來,
將過往佛跳牆給踢下桌。
不好羊肉惺煽味,兩頓都是啃燙茼薃菜,
又是處半飽飢餓狀態。
看著四處敬酒、果汁的老骨頭們,
很難想像這中有汽車、軍醫界的大老,
為了母校將廢,風塵僕僕當日來回吃這頓告別宴。
更難思考一個八十年歷史的小學,過完八十大壽就要隱沒。




回到老家,表哥終於受不了從昨日開始碎碎念的白河及東山鴨頭,
帶著一家大小及我奔向東山藍記,去排以前他們非常不削排的隊。
留了表嫂幫忙排隊代買,其餘人到另一家豆花店,
這是小阿姨交代除鴨頭外,另須帶回物品。
花了冬瓜茶錢後,問到日喜豆花新址,
便進行另一場等待的活動。
或許是生意太好,午後三點多冰豆花就沒了,
改吃綜合冰:粉圓、綠豆、愛玉、粉條綜合配料。
小粒粉圓煮略帶有Q勁,是此間起家的招牌,
一碗20元,配料多多,比起台北動輒3、40元價位,
C/P值高太多了。




在吃完冰後,便拎著買好的東山鴨頭,
順便再採買某家號稱60年歷史的肉圓店,
心想沒帶豆花回去,帶個肉圓回去交代一下,
歪打正著,剛好買到大舅必吃的店家。
更不太好笑看到對面日喜豆花遷址的大帆布,冬瓜茶是白買了。
這家肉圓一大特色是非常扁平,
跟坊間飛碟球體相比,約僅有一半的高度,
不過扁歸扁,東西還是不錯的。
一個索價20元,物美價廉。




開始品味比較東山及記憶中的白河鴨頭。
東山賣的東西較少,純以鴨脖子、翅膀、鴨腳、鴨頭這四種產品為主打,
白河(紅綠燈處,晚上出來擺攤那家)賣的東西較多,
一般常見的甜不辣、豬血糕、鳥蛋都有。
味道來講,兩家應系出同源,但東山的口味較甜膩,
啃鴨頭時亦會發覺其非常油膩,
鴨腳處理得不錯,魯味有入鴨蹼。
若論最愛者,應還是白河,特愛這攤的甜不辣,
怪不得老家一堆親戚不願去東山排隊,
過年回來時,必要將白河那攤現貨掃到清光。
悲哀的是,白河的鴨頭滋味,跟豆菜麵一樣,
在台北也是買不到的,味道較接近者,為淡水龍門鴨頭。




匆促來回兩天,新營一堆小吃都沾不上邊,
找的資料檔仍貼在NB桌面上。
下次決定自己回來,少了大人控管,可以吃夠夠。




輝旺牛肉;新營復興路114之6號
東山籃記鴨頭:東山鄉東中村中興路十一號
日喜豆花:東山鄉東正村東勢142-5號1樓
白河鴨頭:白河鬧區十字路口紅綠燈下 晚上營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beten 的頭像
    bbeten

    殘篇偏見

    bbet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